2011年5月7日 星期六

論老子不爭與孫子兵法全爭

摘要
老子論「不爭」的哲學觀念,是孫子兵法思想「全爭」的基礎。
《老子》曰:「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,是謂玄德。」 老子哲學思想,說明一個人的努力的結果不據為己有而貢獻給全天下,這種「公天下」的行為是一個人最美好的德性,老子稱為「玄德」;老子又云「同謂之玄」 ,玄德就是同德,就是所有相同於善良的美好德性,都稱為玄德。也就是說一個人「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」與《禮記.禮運篇》 天下大同的理想是有異曲同工之處,即所謂大公無私,天下一家的哲學觀念。《呂氏春秋.孟春紀》「天無私復,地無私載」 這種「貴公」的思想,與韓愈「物不平則鳴」 的平等觀念,都是今日民主社會制度人生活平等觀念的源頭。這也正是二十一世紀世界地球村的全球思潮。
老子論「不爭」的哲學觀念:老子曰「師之所處,荊棘生焉。大軍之後,必有凶年。」 戰爭所至之處,必定是滿目瘡痍,民不聊生。他說「善為士者不武,善戰者不怒,善勝敵者不與,善用人者為之下,是謂不爭之德。」 這不武、不怒、不爭之德,是人類與天齊高的美好德性。又曰:「夫唯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。古之所謂曲則全者,豈虛言哉!誠全而歸之。」 委曲反而能保全,貪多反而迷惑,因此不爭為爭勝之上上策。所以,《孫子.謀攻篇》曰:「曲則全,…百戰百勝,非善之善者也;不戰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」 如是觀之,孫子的「全爭」是「不戰而屈人之兵」,是受老子兵家思想「善為士者不武」、「夫唯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」的影響。
孫子是依循老子哲學思想中求全的觀念與全利理論,這「公」與「全」的思維,使雙方利益都可以保全的策略,是孫子用兵作戰全爭方法。這與西方戰略專家克勞塞維茨強調,戰爭最後目標必須是為了國家與全國的利益。說明用兵的哲學理念,古今中外兵家所見略同。
一、 前言

老子論「不爭」的哲學觀念,是孫子兵法思想「全爭」的基礎。
一般讀者都認為老子哲學思想是形而上的觀念,不食人間煙火,與宗教哲學、黃老思想比較接近。殊不知,老子哲學是最貼近人生與人性的思維,老子大智若愚、虛懷若谷的胸襟是人類智慧文明的導師。試看老子如何談論人事與人生「不爭」的真諦。
《老子》曰:

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,是謂玄德。

老子說一個人將自己努力的成果貢獻給社會國家而不據為己有,這類以天下為公的行為是一個人最美好的德性,所謂「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」的良知良能稱為「玄德」。
老子論「玄德」處有三:
一、生之、畜之,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,是謂玄德。
二、道生之,德畜之,物形之,勢成之,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。道之尊,德之貴,夫莫之命而常自然。…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,是謂玄德。
三、古之善為道者,非以明民,將以愚之。民之難治,以其智多。故以智治國,國之賊;不以智治國,國之福。知此兩者,亦稽式。常知稽式,是謂玄德。玄德深矣、遠矣,與物反矣,然後乃至大順。
老子所說的玄德是指「聖人為而不恃,功成而不處」 的大公無私的德行。所以《呂氏春秋.去私》云:

荊人有遺弓者,而不肯索,曰:「荊人遺之,荊人得之,又何索焉﹖」孔子聞之曰:「去其『荊』而可矣!」老聃聞之曰:「去其『人』而可矣!」故老聃則至公矣!

《呂氏春秋》記載老子是最公正的智者,故云「老聃則至公」!《老子》一書記載老子呼籲門下弟子人人養成「生而弗子,成而弗有」的胸襟與器量,這功成而弗居的氣度,可使萬物「被其澤、得其利」。《老子.八十一章》云:

天之道,利而不害;聖人之道,為而不爭。

老子思想是本著是天人合一 的哲學觀念,他認為:天道利民,人道「為而不爭」。老子虛懷若谷、悲天憫人的大智慧,自成一家之學說,並以天下非一人之天下,大公無私的觀念,傳之於後世。而這種「生之、畜之而不有」大智若愚的胸懷,與守樸歸真的天人德行,可與時俱進,達到萬物「大和、大順」的理想境界。老子自己也說「玄德」好深、好遠呀!
《老子.一章》曰:

無名天地之始,有名萬物之母。故常無欲以觀其妙,常有欲以觀其徼。此兩者同出而異名,同謂之玄。玄之又玄,眾妙之門。

老子解釋「常無、常有」同出而異名,「同謂之玄」,「同德」就等於「玄德」,說明所有相同善良的美好德性,都可以稱為玄德或謂之同德。《老子.四十五章》云:
大成若缺,其用不弊。大盈若沖,其用不窮。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辯若訥。躁勝寒,靜勝熱。清靜為天下正。

「大成若缺」、「大盈若沖」是指,看似完美無缺的事務,其實,還有不夠完備週全的地方,就因為有所不足,還有可以運作或再彌補的空間,它的作用才不會衰竭。老子再一一例舉「大直若屈」、「大巧若拙女」、「大辯若訥」等相同的比喻,以「躁勝寒,靜勝熱」進一步總結玄同:大凡活動身體可以禦寒,安靜身體可以耐熱的這種直屈、巧拙、辯訥、躁靜、寒熱等二元、相對、正反的觀念,都可以說是同出異名的玄同觀念。
總而言之,老子大公無私的觀點,與《禮記.禮運大同篇》 天下大同的理想,以及《呂氏春秋.孟春紀》「天無私復,地無私載」 天地無私的這種「貴公」、「平得於公」、「無偏無黨」 的哲學思考;一脈相承。降至唐代韓愈「物不平則鳴」 的平等觀念,一直到今日民主社會,人人生而平等,以及二十一世紀世界地球村的思潮洪流,在在都說明人類追求「必先公,公則天下平」的文明思維,而這「公」與「全」的思維,都是為了改善人類生活的進步,提高人類生活的品質。
《老子.六十七章》曰:

我有三寶,持而保之:一曰慈,二曰儉,三曰不敢為天下先。慈,故能勇;儉,故能廣;不敢為天下先,故能成器長。

老子說自己有三件寶貝:第一件是做人慈悲所以能勇敢承擔,這是仁者的勇敢表現。第二件是自己節儉簡約所以能廣及他人的不足,也就是自己少用一些,讓別人多用一點,悲天憫人的節約胸襟。第三件是不敢為天下先,也就是「以身下之」謙讓的美德,所以能成就他人的長處。老子對於仁慈心、儉約、不敢為天下先三件寶貝的解釋,與佛學相近。
老子談及戰爭他說:

夫慈以戰則勝,以守則固,天將救之,以慈衛之。

老子說以慈悲心出發「戰則勝,守則固」。這與《穀梁傳.僖公》記載:宋襄公因婦仁之仁而打了敗仗。 所說的仁慈不同。《老子.三十章》曰:

師之所處,荊棘生焉。大軍之後,必有凶年。

軍隊與戰爭所至之處,必定是滿目瘡痍,水深火熱,民不聊生。他認為:

善為士者不武,善戰者不怒,善勝敵者不與,善用人者為之下,是謂不爭之德,是謂用人之力,是謂配天古之極。

這不爭、不武、不怒、為之下的用人治軍哲學,堪與上天有容之德媲美。又《老子.七十九章》曰:

和大怨必有餘怨,安可以為善﹖是以聖人執左契,而不責於人。有德司契,無德司徹。天道無親,常與善人。

老子說和解大怨,必然仍有餘怨,最好的方法是根本不與人結怨。所以,不爭是圓融人事的根本辦法。《老子.二十二章》曰:

夫唯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。古之所謂「曲則全」者,豈虛言哉!誠全而歸之。

不爭為爭勝之上上策。俗諺:委曲求全,犧牲小我成全他人,自己退一步海闊天空,卻能達到均衡理論:你好、我好、他也好的和順情況。因此,不爭是圓融人事,是全爭的基礎。
何謂不爭?試論之。

二、不爭的哲學思考
老子論「不爭」的篇章有:
一、 不尚賢,使民不爭。不貴難得之貨,使民不為盜。…為無為,則無不治。
二、 上善若水。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於道。…夫唯不爭,故無尤。
三、 曲則全,枉則直,窪則盈,敝則新,少則得,多則惑。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。…夫唯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。古之所謂「曲則全」者,豈虛言哉!誠全而歸之。
四、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,故能為百谷王。是以欲上民,必以言下之;欲先民,必以身後之。…以其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。
五、 善為士者不武,善戰者不怒,善勝敵者不與,善用人者為之下,是謂不爭之德,是謂用人之力,是謂配天古之極。
六、 勇於敢則殺,勇於不敢則活,此兩者或利或害。天之所惡,孰知其故﹖是以聖人猶難之。天之道:不爭而善勝,不言而善應,不召而自來,繟然而善謀,天網恢恢,疏而不失。
七、 天之道,利而不害;聖人之道,為而不爭。
由上述七則綜論之,老子說的不爭,是使百姓不爭。舉凡一個人的名譽、地位等權位,會引起人的爭奪心;而錢財、貨物等寶物,又會激起人貪念的欲望。因此,讓人們明白「初生時兩手空空而來,往生時什麼也帶不走」的事實,看淡物慾,不去爭奪權位、寶物等身外之物,人與人之間就不會產生怨尤。所以,史書上記載像堯、舜、老子等聖人先哲,他們一生都努力去做對萬事萬物有益的事,「處無為之事,行不言之教」 ,而不去爭所獲得的利益佔為己有,這就是所謂的「功遂身退」 大公無私的美好德行。因此,老子說:因為你不爭奪,天下就沒有人能與你爭奪。
《老子.八十一章》曰:

天之道,利而不害;聖人之道,為而不爭。

老子說「聖人之道,為而不爭」,不爭的品德對一個善於領導的將才而言,不會逞一時的勇猛,所謂「善為士者不武」;對於一個善於作戰的人而言,不會輕易被激怒,所謂「善戰者不怒」;對一個善於用人的人而言,對待他人一定謙恭卑下,所謂「善用人者為之下」,這些不爭的品德與天無私復「天之道,利而不害」的天德一樣偉大。也因為不爭,所以「天之道:不爭而善勝」 才能成立。不爭之德,就像天地那樣,歷經長久的歲月而不墜;這都是因為它們的運行都不為自己,所以才能長長久久,因此稱為「天長地久」 。
《老子.八章》曰:

上善若水。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於道。…夫唯不爭,故無尤。

所謂「上善若水」,以流水為例子:水善利萬物而不與之爭,自己居下流而處眾人之所惡。這就是不爭之德的最佳例證。《老子.二十二章》曰:

古之所謂「曲則全」者,豈虛言哉!誠全而歸之。

老子說委曲就能保全,屈下反而能有伸展的空間,敝舊反而能更換更新,少取反而能取得更多,反過來說,貪多反而使人迷惑,不知所措,是實實在在的道理,絕非虛言。這與《孫子.謀攻篇》曰「必以全爭於天下」 有殊途同歸之妙,孫子說,保全敵我雙邊國家的完好與完整,為不戰而屈人之兵,用兵作戰的上上之策。由此觀之,孫子思想是依循老子哲學「誠全而歸之」的觀念,所謂「保全完整就能擁有全部」這樣的用兵策略,才會使自己不虞匱乏,而雙方利益都可以保全,這就是孫子用兵作戰「謀攻」與「全爭」的戰爭方法。
何謂全爭?整理析於下。

三、全爭的兵學思考
老子談論戰爭說,軍隊所到的地方必然是「荊棘生焉」、「有凶年」 ,因戰火波及人、事、物,戰爭過後必定是滿目瘡痍,民不聊生。他說:

夫兵者不祥之器,物或惡之,故有道者不處。…殺人之眾,以哀悲泣之,戰勝以喪禮處之。

老子悲天憫人的說戰爭因殺敵眾多,僅管戰爭取得勝利,也要像身處喪禮時一樣的悲傷。所以,《孫子.謀攻篇》曰「百戰百勝,非善之善者也」 善於用兵的人,只求達到救濟危難或對大家都有利益的目的。所以,《老子.二十二章》曰:

古之所謂「曲則全」者,豈虛言哉!誠全而歸之。

這與《孫子.謀攻篇》「必以全爭於天下」:

孫子曰「:凡用兵之法,全國為上,破國次之…不戰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…必以全爭於天下,故兵不頓,而利可全,此謀攻之法也。」

孫子說:用兵作戰時如果能保全這兩個國家的全部利益,才是用兵作戰的上上策,這是「全爭」的戰略觀念。如果因為引發作戰而攻打敵國,雙方都要耗損大量軍資物力與人員損害傷亡,這比起不發動武力戰爭攻伐屈服敵人的軍事策略,略遜一籌,等而下之。所以,孫子說每次打勝仗「百戰百勝」並非好事;如果能「不戰而屈人之兵」,才是用兵「善之善者」最佳、最好的方法。
孫子是依循老子哲學思想「誠全而歸之」全的觀念與全利理論,讓雙方都保全的用兵策略:必以「全爭」於天下。這樣才會使自己不虞匱乏,而雙方利益都可以保全,這才是孫子用兵作戰「謀攻」全爭的戰爭方法。這與西方克勞塞維茨《戰爭論》,強調發動戰爭必須是理性思考的結果,也就是必須基於預估戰爭成本和收益或為達成特定目標而發動戰爭,而戰爭最後目標必須是為了國家與全國的利益。 是相同的理念。也說明古今中外哲人兵家玄同的哲學觀念,豈虛言哉!

四、結論
以老子「不爭」的思想,談孫子「全爭」的作戰策略。
《老子》曰「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,是謂玄德」 老子說一個人將自己努力的成果,全部貢獻給社會國家而不據為私有,這類的良知良能,是一個人最美好的德性,老子稱為「玄德」。《老子.三十章》曰:

物壯則老,是謂不道,不道早已。

老子以「物壯則老」說明物極必反的道理,凡是氣勢壯盛的就會趨於衰敗。說明不爭思想的內在寓意。《老子.七十六章》曰:

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堅強。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。堅強者死之徒,柔弱者生之徒。是以兵強則不勝,木強則兵。強大處下,柔弱處上。

老子談論不爭的另一個理由是:強大處下。他一再舉例說明他的不爭哲學思考,是在說明萬物本然的自然現象,堅強者易折,柔弱者易生。例如人活著的時候柔軟,死的時候則是枯槁;再如人的舌頭與牙齒,存亡可見。《老子.七十八章》曰:

天下莫柔弱於水,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,以其無以易之。弱之勝強,柔之勝剛,天下莫不知、莫能行。

老子又說「天下莫柔弱於水」而論斷柔弱勝剛強,這是二元論與哲學反向思考模式。所以,《老子.七十三章》曰:

勇於敢則殺,勇於不敢則活,此兩者或利或害。天之所惡,孰知其故﹖是以聖人猶難之。天之道:不爭而善勝,不言而善應,不召而自來,繟然而善謀,天網恢恢,疏而不失。

「勇於敢則殺,勇於不敢則活」,這勇敢則殺不敢勇則活的思想,同於柔能勝剛的逆向思考,是站在利與害之辨的角度來看天道與人德。老子說「不爭而善勝」是天人合一哲學 的闡述,說明如果人人都能看淡物慾而不與萬事萬物爭執,不去爭奪權位、寶物等等身外之物,以人義 結合天德,人與人之間就不會因為爭奪而產生怨恨與責難。
所以,聖人先哲「行不言之教」、「為而不有」大公無私的典範就是不爭的品德,這與上天「利而不害」無私的德行一樣偉大。所謂「上善若水」 以流水為例子:水善利萬物而不與之爭,自己居下流而處眾人之所惡。這就是不爭之德的最佳例證。老子說因為不去爭奪,天下就沒有人能與你爭奪,與「善為士者不武」互為註解。
老子論「不爭」的哲學觀念:老子以「師之所處,荊棘生焉。大軍之後,必有凶年」 戰爭所至之處,必定是滿目瘡痍,民不聊生。說明「善為士者不武,善戰者不怒,善勝敵者不與,善用人者為之下,是謂不爭之德」 這不武、不怒、不爭之德,是人類與天齊高的美好德性。老子曰「以其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」,《老子.六十六章》:

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,故能為百谷王。是以欲上民,必以言下之;欲先民,必以身後之。…以其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。

又曰「夫唯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」、「曲則全者」、「誠全而歸之」等等 ,委曲反而能保全,屈下反而能伸展,少取反而多得,貪多反而迷惑,因此,不爭為爭勝之上上策。
所以,《孫子.謀攻篇》曰「曲則全」、「百戰百勝,非善之善者也」、「不戰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」 ,如是觀之,孫子的「全爭」是「不戰而屈人之兵」,是受老子兵家思想「善為士者不武」、「夫唯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」的影響。
因此,老子論不爭之德與孫子兵法全爭思想是一脈相承的,孫子是依循老子哲學思想中求全的觀念與全利理論,這「公」與「全」的思維,使雙方利益都可以保全的策略,是孫子用兵作戰全爭方法。孫子認為用兵作戰時如果能保全國與國之間的全部利益,才是謀攻的上上策,這是「全爭」的戰略觀念。而老子所云天道「不爭而善勝」,是闡明有不爭之心,才能獲得全勝。老子所謂「誠全而歸」 ,這與孫子所說「全爭於天下」 利可全的觀念,是不謀而合的玄同。
所以,孫子兵法說「百戰百勝」並非好事;如果能「不戰而屈人之兵」,才是用兵「善之善者」的良策。孫子是依循老子哲學「求全」的觀念與「全利」理論,是雙贏的策略,使雙方利益都可以保全,是孫子用兵作戰「全爭」方法。這與西方戰略專家克勞塞維茨強調,戰爭最後目標必須是為了國家與全國的利益。亦說明用兵的哲學,古今中外兵家所見相去不遠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